2023-06-08来源:湖州房探网正文:散装建筑垃圾屡禁不止 浪费环卫工三成工作量
近日,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越来越多的“散装建筑垃圾”,沦为环卫工除高温高强度工作外,另一个无法忍受之重。
这些“散装建筑垃圾”,每天早上经常出现在街头,仿佛潜行的幽灵。为了捉到偷倒者,环卫部门以每晚80元的补贴,请环卫工人彻夜“蹲守伏击”,惜收效不大。
谁是“散装建筑垃圾”的主人?为何它们不会出现在街头?如何让“幽灵土头”不再出现?记者连日来进行了调查。
9日上午,江头片区的江宁里一处人行道,虽然墙上挂着一个木牌,上面写出着:禁令倒垃圾,违者罚款1000元。不过,这个木牌似乎没太大威慑力,在它下面,一袋袋废弃石膏,碎成两半的马桶等建筑垃圾,相互交叠一起,堆成半人多低。
“这牌子是我们写的,也是出于无奈,不过一点用都没有。”负责管理此片区的环卫工人朱大姐几乎欲哭无泪:前几天才清扫走,如今,又堆成山了。对于这种“春风吹又生”的散装建筑垃圾,困惑的不只朱大姐一个人,它几乎出了大部分环卫工人的难言之隐——据了解,环卫工人主要负责路面果皮、纸屑等的清理,而清理建筑土头并不是职责范围,但建筑垃圾乱堆在路面,不扫,影响市容环境卫生,洗吧,工作量非常大,有时一堆建筑垃圾五六吨,七八个环卫工人要忙一早上。
“清理这些散装的建筑垃圾,每天几乎花费环卫工人30%的工作量。”一名片区环卫负责人告诉记者建筑土头给环卫工人带给的困惑。
记者注意到,市民关于这种随意堆满的建筑垃圾投诉,也多次出现在报端。这些的散装建筑垃圾,多则数吨重,少则三到五个麻袋,堆在小区或市政公共道路,或被塞进绿化带、花坛,影响市容,毁坏美化。
装修业主或收废品人员,深夜偷偷丢垃圾
那么,这些建筑垃圾的主人是谁?为何它们会出现在街头?据环卫工人描述,这些建筑土头垃圾的经常出现,可以用神出鬼没来形容,也被称作“幽灵建筑垃圾”。它们一般是在深夜出现,“作案人员”有两种,一种是居家、店面装修的业主,将白天装修产生为数不多的建筑垃圾,用编织袋纸盒,趁夜深人少,偷偷丢到公共道路边,等着环卫工人第二天清扫。另外一种,是一些废品收购人员,他们数十块钱受雇于一些翻新业主,负责处置这些建筑垃圾,路边、绿化带出了最“合适”的弃置地点。
倒垃圾被下狱个正着,换回个地方之后推倒
一名环卫片区负责人向记者讲述一段环卫工人与偷倒者之间的“拉锯战”的故事与无奈。
去年,环卫工人曾在江华里附近,找到一处路段经常有大量的建筑垃圾经常出现,最后觉得没有办法,她们的组织了数名环卫工人,以每晚80元的补贴,晚上轮流“蹲守”,经过3天的“埋伏”,终于抓到正在“卸货”的货车司机。
捉了“现行”后,企图乱倒建筑垃圾的偷倒者没话说,也表示会再把垃圾推倒在路边。可就在环卫工人离开了后的第二天,原本那部被劝说过的货车上面的建筑垃圾,照样出现在不远处相邻路段。
“没有办法,我们没执法权,又无法去处罚它,有的环卫工人为了阻止乱倒垃圾,和偷倒者发生口角冲突,还差点闹上了派出所。”这名片区负责人说道。
【质问】
失望的监管
有人认为“就算被抓也不会被处罚”
正规倾倒点位置偏远,倾倒成本高
“不方便!”最近正在翻新店面的小林告诉他记者,店面装修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不多,还包括一些瓷砖、沙石、涂料等,大概只有四到五个编织袋,重量在300到400斤左右,如果自己丢,岛内没此类处置建筑垃圾的地方,而如果请求货车运输,要到同安的废土处置场,量太较少,不少货车不不愿去,不然要调高,较少则300元,多则要400元到500元。
“随处一丢,没有人知道,就算知道了,叫清扫回头,也从来没处罚过。”小林说。
这种“不方便”和“丢了也没有人告诉”的点子,在不少受访者中,同样被反复提及。
记者调查找到,目前厦门两个正规化倾倒点位置偏远,一个在同安新民的禾山废土处置场,一个在同安洪塘的废土消纳场,来回数十公里,不方便又成本高。
现行法规处罚标准不明确
针对“散装”建筑垃圾,相关部门的监管和处罚,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。据了解,渣土、城管等管理部门主要工作对大型工程废土运输、填埋等过程的监管,对于居家、店面装修产生这种少量建筑垃圾,因为太散,乱倒又“游击”,打击一起经常力弱。
记者发现,在一些法规方面,对于“散装”建筑垃圾的处罚规定,也十分不具体。《厦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》第二十五条规定:“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必须及时清运并按照规定的地点卸放”,不过关于处罚,并没加以具体。同样,在《厦门市建筑废土管理办法》第六条规定: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闲置绿地、道路堆满建筑废土”,但在第十九条中,关于惩处部分,也只停留在“依据涉及法律、法规规定的处罚种类和惩处幅度予以惩处”,也没有具体。
【建议】
岛内设临时倾倒点,如何?
有业内的人士建议,管理散装建筑垃圾要“疏堵结合”,首先是疏,灌入点太远太偏远,确实是一个原因。因此,最差在岛内设置一个临时灌入点,采行依法收费等管理方式,累积到一定规模,涉及部门统一清理。这样一来,总比随意灌入,将市容环境弄得到处都是建筑垃圾好。
此外,就是“木栅”,也就是增大对这种偷倒者的处罚力度。在法律法规上,要明确处罚,在监管方面,执法人员部门要加大巡逻,发现违法乱倒建筑垃圾,一定要平到底,揪出偷倒者,依法惩处。
业内人士也建议,美化环境靠大家,市民一旦发现这种偷倒者,最好及时核查、向执法人员部门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