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6-26来源:湖州房探网正文:博物馆不只是几幢建筑
近日,在山西太原开会的中国博物馆协会区域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上爆出信息:我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数量到2011年年底已迅猛发展到3589个,并且还在以每年100个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。一方面,平均三天多就增加一座博物馆,另一方面,已建成的大量博物馆存活堪忧:山西省晋城博物馆两年多正处于闭馆状态,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很难讨到专业人才。
博物馆的快速发展,让博物管的厚实与城市现代化交相辉映,提高了城市的人文气息;博物馆的免费开放,让市民在闲暇时多了一个去处,要是有外地的亲戚朋友到访,去博物馆转一并转,领略一下当地的人文地理风俗等,都挺好的。
博物馆的建设,往往投资极大,动辄千万元以上。随着前几年房地产经济的红火,城市拍卖地价不断攀升,土地财政在不少地方十分显著。一些地方政府拿出部分拍卖会土地换得的资金,修筑博物馆、图书馆等公益性场所,填补曾经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欠下的账,这远比那些钱被“三公”消费丢弃强得多。这也就有了不少地方的博物馆出了城市的亮点工程,甚至成为了城市地标。
当然,博物馆的好处要让群众感觉得到,那可不只是填了几幢建筑在那里,并美其名曰博物馆。如果博物馆不开馆,或者服务迟缓,便会让一个地方的人文气息大打折扣。建馆的价值、政府的投资也就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起到,出了无效投资。
博物馆要建亦要管。与短期内的建筑物建设相比,博物馆的管理将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,会涉及到专业人才、管理经费等诸多方面的问题。这些都需要地方政府不予支持解决。依我看,博物馆的建设不要大跃进,宁可发展慢一些,也不要那些只建不管的博物馆。
博物馆从无到有,是看得见的政绩。博物馆的管理,是看不到的政绩,却也是提高民生,服务群众的重要一环。官员在推崇看得见政绩的同时,别忘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,提升服务水平。诸如城市的下水道建得如何,博物馆的管理咋样,咱老百姓都心知肚明的。